竞争优势内生理论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靠企业内部知识、资源、能力的形成、积累和更新;它还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之间的异质性,而企业之间出现异质的原因在于企业拥有稀缺的、有价值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企业独占创租资源以及获取低于价值的价格,使得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开发、组合、利用和配置,使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力禀赋而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从内生竞争优势角度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这角度来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就要求企业的在制订社会责任战略时,提高员工职业意识,强调对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尊重,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能够促进企业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转变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从而让企业内部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改善企业内部竞争环境。
而作为上述理论的集大成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在生产、交换、吸收企业内外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以及市场需求,对这些知识技能进行整合后形成的独一无二点优势能力。在长期,竞争优势来自于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大量生产其他竞争者还未预见到的、具有全新属性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在短期,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品的价格绩效贡献。随着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消费者已经开始越来越注重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属性。率先觉察到这一消费趋势,并以此为契机主动重新整合内外部资源和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企业将把握价值链的潜
在“战略环节”,培养公司新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研发、财务、人事、组织制度等各个环节,需要特别的经验,难以被轻易模仿,由此产生的企业竞争优势也更为持久。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到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在特定环境下,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并不困难,但要长期保持这种成功,就必须确保自己的战略无法被复制,或者要比他们更好的执行这些战略,即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