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在产品问题上存在一些极不负责的行为,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公众强烈不满。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以低成本赚取高额利润,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以致影响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干扰了市场秩序。更严重的是,有些企业惟利是图,利欲熏心,生产有问题的产品,给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心里恐惧,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如近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广州的假酒事件等。
同样,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医药行业中,一些民营企业背着良心,使得假冒伪劣药品案件频频发生。例如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给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经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给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网数据,以2013年为例,全国工商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1.64万件,群众举报28.33万件,消费者咨询570.29万件。其中,受理消费者投诉数量是自1999年12315电话开通以来首次突破100万件,为消费者挽回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说明我国一些企业在履行消费者责任方面尚存在较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