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热点与企业社会责任
两会刚刚开过,近期政策热点频出。中央首提“绿色化”,企业应如何响应?央企下个五年工作如何顶层设计?“十三五”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如何编制?值得所有类型的企业关注和期待……
1、中央首提“绿色化”,绿色将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3月24日,中央在政治局会议上首提“绿色化”概念,并提出绿色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落实方案和具体路径。
分析:新兴绿色产业加速扩张将成为增长新动力发展新出路,绿色环保、低碳发展对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作用将更加明显。这与ISO26000七大核心议题之一“环境”不谋而合,“防止污染、资源可持续利用、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和自然栖息地恢复”,在感受到环保压力和成本的时候,企业是否能从绿色中寻找并创造自身的竞争力呢?
2、央企“十三五”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启动,所有企业应关注。
3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召开《中央企业十三五社会责任战略规划》研究课题启动会,总结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布局十三五社会责任战略规划编制。
分析:下一个五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期,也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机遇期,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引人注目。企业将承担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和发挥积极社会影响的战略机遇,将诚信经营、节约能源、爱护环境、善待员工、热心公益事业等社会责任实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塑造具有高度亲和力与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战略规划是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顶层设计,鉴于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力度和影响之大,此次的战略规划编制方向和重点,值得所有类型的企业关注和期待。
3、自贸区升级扩围,用履责构筑防火墙。
3月24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并溢出,落子广东、天津、福建。
分析: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来,“负面清单”经验受到多方肯定。在自贸区升级扩围的今天,应该进一步重点思考在“负面清单”基础上,如何加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建设,在这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大有可为,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运营透明度、促进诚信自律,可以为政府由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模式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这与ISO26000之核心议题“公平运营实践”相适应,企业在运营中“反腐败、负责任的政治参与、公平竟争、在价值链中促进社会责任、尊重产权”等议题均需提上日程。
4、中国中车即将诞生:规模成老大,责任别落后。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听取北车、南车重组进展情况汇报,这意味着世界最大的轨道车辆制造企业“中国中车”即将诞生。
分析:企业的责任与其规模和影响是应该相匹配的,企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企业影响越大,所应承担的责任越大。即将成为历史的南车和北车,曾各自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开展了不少工作,合并成“中国中车”之后,这部分工作应得到更高的战略性重视。真正的老大,其范儿不在于财大气粗,而在于责任修养。
5、IT大佬争议“风口论”,CSR帮你寻找“风口”。
3月23日,中国IT领袖峰会2015年峰会闭幕刚过一天,但其影响却持续发酵。峰会以“IT重塑经济结构”为主题,期间马化腾、李彦宏、杨元庆等IT大佬对“风口论”的争议,引发媒体持续关注。
分析:IT圈里“风口论”让很多人兴奋不已,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大潮来临之际。其实所谓的“风口论”只是换了一个形象的说法,“风口”的实质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所强调的发现社会需求。坐而论道是找不到“风口”的,必须深入到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中。想找“风口”,各企业还需以自身专业优势为结合点,跨界合作、催化社会创新,建立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6、“地球一小时”来了,一小时之外呢?
世界水日刚刚过去,地球一小时在3月28日又拉开了大幕。
分析:近年来公众环保热情高涨,一份颇为权威的调查显示,近六成人愿意在这一天熄灯一小时,众多企业也加入其中。我们在熄灯一小时的同时,更应关注一小时之外的生活和习惯:多用节能灯和其他节能产品、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尽可能改乘公交出行等。此外,对于企业来说还应更多考虑环境保护的系统性问题。
7、苹果CEO库克:将为慈善捐出全部财产。
英国《卫报》3月26日报道,刚登上《财富》杂志全球50大最伟大领袖的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向该杂志透露,他除了预留给10岁侄子做教育费用的资产外,其余所有将捐给慈善机构。
分析:我们对于库克为慈善捐出全部财产肯定不会很惊讶,此前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已经做出了示范。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在面对诸如气候变化、贫困等全球共同挑战面前,这些商界领袖门做出这项举动来源于他们的价值选择及重大责任感。财富来源于社会,最终回馈社会,这是在创造人的最大价值。与此对比,中国的富豪能比肩?博奕方略回答,我们接触过的一些企业家率先垂范
8、云南慈善妈妈事件,谁在现场,谁在缺席?
中国青年报在3月27日针对云南“慈善妈妈”王玉琼利用慈善敛财一事发表评论称:慈善决不能成为个别人谋私的工具,必须增强慈善事业的透明度。
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与其主营业务紧密相连,否则只能称为一个慷慨的企业而不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在中国,太多企业还误解公益慈善就是社会责任,而即便如此,公益慈善的透明度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