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立组织边界与运营边界
1.组织边界&运营边界 设定目的:
•作为建立组织温室气体盘查边界整体规划之参考依据
•清查与界定温室气体排放种类
•辨识与营运有关的排放,鉴别温室气体直接、能源间接与其他间接排放源。
•由建立的组织边界与营运边界,共同组成公司的盘查边界。
2.组织边界:
•组织可由一个或多个设施组成。设施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或 移除可能产生自一个或多个温室气体源或温室气体汇。
•组织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来归总其设施层级温室气体排放与/或移除:
(1)控制权法:组织对其拥有财务或运营控制权的设施承担所有量化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移除;或
(2)股权持分法:组织依股权比例分别承担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或移除。
3..运营边界:
组织应建立其运营边界并形成文件。运营边界的建立包括识别与组织运营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移除,将温室气体排放与移除分类为直接排放、能源间接排放以及其他间接排放。
•范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的温室气体排放。
•范畴二: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为生产组织输入并消耗的电力、热力或蒸汽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范畴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因组织的活动引起的、由其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包括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二、鉴别排放源
确定组织内部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排放源差别很大,需要专业人士帮助企业鉴别碳排放源。主要的排放源分为四大类:固定燃烧排放、移动燃烧排放、制程排放以及逸散排放。
三、量化碳排放
•直接测量法
直接检测排气浓度和流率来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准确度较高但非常少见。
•质量平衡法
某些制程排放可用质量平衡法;
对制程中物质质量及能量的进出、产生及消耗、转换的平衡计算。
•排放系数法(应用最广泛)
温室气体排放量= 活动数据×排放系数
活动数据:如燃油使用量、产品产量等;又如交通运输的燃油使用量、车行里程或货物运输量等。
排放系数:指根据现有活动数据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
四、创建碳排放清单报告
根据ISO-14064或GHG Protocol 标准的要求,生成企业碳排放清单报告。
五、内外部核查
分为内部核查和外部核查。
内部核查:由公司内部组织碳盘查的核查工作,对数据收集、计算方法、计算过程以及报告文档等进行核查。
外部核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市场上许多企业进行外部核查主要是由于国外客户的要求,需要第三方进行碳排放的核查报告。
六、报告和证书:
内部核查:对企业的厂区进行调研、收集数据、计算碳排放后,生成碳排放清单以及碳盘查报告;
外部核查:邀请第三方核查机构按照ISO-14064标准进行碳排放核查后,生成碳核查报告以及核查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