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生命周期如影随形,如果把民营企业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机体的话,民营企业的成长和人一样,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一个过程。管理学家罗宾斯曾提出了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模型,与企业生命周期类似。他认为在创业期,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这个时候企业主要对所有者负责;在成长期,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实力也增强了,此时企业主要对雇员负责;在成熟期,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地扩展到具体环境中的利益相关者;在最后一个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扩展到全社会。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民营企业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所面对的压力与动力,对其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有较大的影响。
首先,在民营企业的初创生存阶段,企业规模比较小,企业需要在现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因此,民营企业追求的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即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目标是通过使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来保护民营企业自己的利益。这既是民营企业在此阶段的动力,也是民营企业在此阶段面对的主要压力。因而在初创阶段,有些民营企业很有可能采取不服从战略或者被动服从战略。对应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模式应该是责任模式,也就是国家对企业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企业的道德底线。
其次,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创业,企业发展会步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此阶段,企业有了自己的主导产品,并且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生产能力已经形成,企业需要进一步成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随之扩大,更加关注雇员、顾客以及环境。在这个阶段,成本因素、竞争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和管制需要构成其选择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影响因素。此时,对应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即是社会响应和问题的管理。
再次,当企业的规模已达相当程度,其经济实力使得它对其所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的之后,企业便开始了其社会化阶段或自我实现阶段。这个时候它具有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将开始对社会整体负有一定的责任感。企业开始调整其发展战略。为了追求股东长期利润最大化,其社会责任的目标也随之扩展,把提高社会公众利益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但在此阶段,民营企业面临着政府管制,利益相关者,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声誉风险等压力。当然也有可持续发展、顾客需求、商业利益等利益的驱动。此时民营企业会采取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把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利润看作是正相关的。当民营企业意识到这一点时,它会把承担社会责任成本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会重新定位企业的社会角色,对企业提出新的要求,使企业社会责任和持续发展战略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对应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模式是多赢模式,即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员工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多赢。
最后,当企业进入衰退期,利润的下降会致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退居企业的经济目标之后,并会加速企业的衰亡。不过,企业如果在这个锐意创新,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就有可能发生质变,进入到新的发展周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企业应该根据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
因此,民营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战略管理时,应注意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应有所不同。